首页 > 要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加工所发表TOP期刊论文:华南地区芒果、荔枝、龙眼中44种真菌毒素的高通量检测方法与风险评估
2023-11-14 10:56 来源: 省农科院 发文机关: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分享到:

近日,我院加工所联合省食检中心、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在《Food ChemistryX(中科院一区TOPIF:6.1)在线发表题为“High-throughput Detection and Dietary Exposure Risk Assessment of 44 Mycotoxins in Mango, Litchi, Longan, and their Products in South China”的高水平论文。该论文是加工所热带果蔬加工及贮藏创新团队今年中科院TOP期刊《Food ChemistryX》《Molecul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发表研究成果后,4次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新研究成果。该论文第一作者为加工所邓浩副研究员

真菌毒素是一类由各种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有超过400多种真菌毒素被成功鉴定。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世界上大约25%的粮食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芒果、荔枝和龙眼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热带水果。由于该地区高温高湿,且这些水果及其制品水分、糖分含量较高,因此这些水果极易受到真菌感染而产生真菌毒素。

为了实现真菌毒素的高通量检测,本研究在提取液、色谱柱、流动相等关键参数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用于同时检测水果及其品中的44种真菌毒素。优化后的UPLC-MS/MS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041。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在0.003~0.700μg/kg0.01~2.00μg/kg范围内。使用该方法,研究团队对42个芒果、荔枝、龙眼其制中的真菌毒素进行了分析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真菌毒素的危险商(HQ)和危险指数(HI)分别为1.21360.032%5.57393.750%均低于100%表明它们对中国消费者的风险较低。然而,我们仍需要重点关注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DON),因为它在所有样品中的检出较高本研究44种真菌毒素提供了高通量的分析方案同时可为市场监管部门对热带果蔬中真菌毒素的监管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1   4种不同提取液对44种真菌毒素的平均回收率的影响

该研究获得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2MK104)国家市场监管热带果蔬质量与安全重点实验室(ZZ-2022003, ZZ-2023008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ZDYF2023XDNY082)海南省省属院所技术创新专项(FW20230002)资助。海南省热带果蔬冷链研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热带果蔬遗传资源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热带果蔬质量与安全)等共同参与本研究。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chx.2023.10100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海南省海口市兴丹路14号    琼ICP备10200079号

联系电话:0898-65231208    传真:0898-6531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