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省农科院 | 发文机关: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
分享到:
|
农业部海口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于2011年由农业部批准成立(农科教发〔2011〕8号),隶属于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学科群,委托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技术依托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13年10月农业部正式批复投资372万元建设(农计函〔2013〕267号),2016年1月26日通过验收。
一、发展定位、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
发展定位:聚焦海南区域产业技术需求,统筹规划,全面提升本站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原创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学术价值和应用意义的科技成果,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队伍,构建起热带区域性高标准农业科研观测与实验平台,成为国家农业有害生物防控学科群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点方向与主要研究内容:突出海南区位特色,重点围绕植物病虫害成灾机理/监测预警与综合治理、农业有害生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农药化学与应用学、生防微生物与天敌的利用、杂草生物学与治理和鼠害生物学与治理6个重点方向中的12项进行研究,着力开展冬季瓜菜、热带果树和粮食作物以及热带经济作物病虫草鼠害的科学观测、科学实验和技术示范工作,获取和积累相关数据和信息,构建海南省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技术应用和咨询服务平台。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基地建设情况
观测实验站重点配置了物联网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自动气象站、差分GPS定位系统仪、孢子捕捉仪、碳通量观测系统、土壤养分速测仪、植物光合测定仪、叶面积仪、全自动化学分析仪、飞行磨、冷冻干燥机、体视显微镜、细胞破碎仪、台式冷冻离心机、低温冰箱和农用皮卡车,合计16台套仪器设备与野外采样调查车辆,总价值197.95万元。在澄迈永发基地建有1100 m2智能网室大棚,20亩科学观测实验地。
三、主要成效
十三五期间,实验站固定人员获省部级各类人才荣誉称号共22人次,其中:第五届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青年科技奖1人、海南省先进工作者1人,入选“海南省515人才工程”6人(二层次1人,三层次5人),“南海名家”4人(南海名家1人,青年南海名家3人),“领军人才”7人,“拔尖人才”3人,“其他高层次人才”5人;新增国家级科技计划课题8项、新增地方级科技计划项目33项,按期完成本站十三五发展计划,并如期完成并提交实验站年度总结工作,实验站安全生产、人才与团队建设等日常运行与管理有序开展。
四、历任实验站站长情况
2011年至2020年9月,实验站站长陈绵才同志(农科教发〔2011〕8号);
2020年10月至今,实验站站长吉训聪同志(2020年9月平台网站提交实验站负责人变更申请)
五、平台联系方式及电话
电话:0898-65314639
联系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兴丹路14号